前言
會看這本書是因為:我發現大概每一到兩年所囤積許多劃線重點、書籤、待讀清單等,再回頭找資料的時候會感到煩躁,因而再找一個軟體重新來過。
一開始閱讀的目標是解決這個痛點,並且期望打造一個長久能使用的第二大腦。閱讀的過程中,我找了 Obsidian
這個軟體來進行新的旅程,擺脫過去囤積過多的包袱,根據新學到的流程來打造我的第二大腦。
過程當中參考了朱麒的這個 系列文章 ,有許多收穫,之後有機會再整理出我個 人的 Obsidian
使用心得。
書籍資訊
- 書名:打造第二大腦 —— 多一個數位大腦,資訊超載時代的高效能知識管理術
- 作者:Tiago Forte
- 出版社:商業週刊
- ISBN:9786267252093
- eISBN:9786267252116
Readmoo讀墨電子書購買連結
重點整理
以下是我整理書中的部 分重點:
什麼是第二大腦
第二大腦是個人的知識管理系統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KM),你可以把它當作只有你能夠自由穿梭其中的數位知識花園。它可以幫助你發現不同筆記間的關聯性,進而產生新的想法,也能從過去的經驗當中提取中間產物,來減少不必要的重工。最重要的是解放了大腦的壓力,因為有了這個可靠的夥伴,讓你不再擔心忘記事情,或者對工作進度感到焦慮。
如何打造第二大腦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C.O.D.E.法
,也就是:capture
, organize
, distill
& express
Capture
作者 Tiago 提供一些方法讓我避免重蹈覆轍,首先是要以「最佳策展人」的角度蒐集資訊,在第一關就可以對資訊先把關,收藏對你有啟發、專案能夠派上用場或是你個人的經歷有關的內容。第二點是收集的內容不要超過原始來源的十分之一,這樣也能避免劃太多重點。
Organize
分類資訊是人天生就會做的事情,但我們很容易陷入同一來源的資訊全部放在一起的迷思。Tiago 形容這樣做就像是在廚房中,把所有食材依原料歸位,而不是按照它們的保存方式或者使用時機存放。
這本書推薦使用 PARA
分類法,也就是
Project
指的是有時效性與特定目標的專案Area
指的是需要長時間關注的領域,例如個人財務目標,職涯發展規劃等。Resource
是那些可能派上用場的資源。Archive
則是像冷凍庫,放目前用不到的資源,等需要再重新拿出來使用。
我們需要定期的整理第二大腦,讓自己在這個空間是感覺舒服的,但又不應該花過多時間追求完美無瑕,因為這樣會消耗太多精力,壓縮到其他步驟的時間。
Distill
透過「累進式摘要」來幫助自己擷取出重點,以幫助未來的自己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精華。這也是我之前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只有劃線沒有擷取出重點,每一次想到類似的觀念就只能回去翻原始文章。
Express
Tiago 認為這個步驟是四個當中最重要的,當你開始向外輸出,你就是資訊流的主宰之一,而不再只是單純的資訊接受者。而且當你輸出內容的時候,才有機會從他人獲得回饋,進而修正自己的想法。
標準化
還有一個關鍵是將資訊處理流程標準化,在打造第二大腦的過程,會逐漸摸索出自己一套 處理流程。能夠自動化的事情(例如使用工具定時將劃線重點彙整到筆記軟體)就不要手動處理,節省下來的時間與精力就能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有固定的處理流程也能確保筆記格式是一致的,也可以省去後續整理筆記的時間。
結論
我會推薦這本書給:
- 想要建立自己的第二大腦的人
- 已經嘗試建立自己的第二大腦,但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
- 有自己的一套系統,也想要知道其他人是怎麼讓第二大腦運作
我很認同 Tiago 所說的:
打造第二大腦是一項專案(你可以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它),而使用第二大腦是一輩子的事情。
我覺得每個人都會需要專屬於自己的第二大腦來幫忙應對這個世界的資訊洪流,你遲早要開始的,不如就現在建立一個專案開始它吧!